为促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相互交流学习,提高同学们的阅读兴趣,鼓励同学们养成好读书、读好书的阅读习惯,2023年12月6日晚,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协会读书分享会在行政楼123举行,分享会由马克思主义学院耿悦老师、郭萍萍老师主持,协会成员以及学生代表共45人参加。
分享会上,耿悦老师先以“读书能为我们带来怎样的改变”为主题,通过分享自身的读书经历,向同学们讲述了读书的重要性。耿悦老师还向同学们推荐了《薛兆丰经济学讲义》《中国社会科学离科学还有多远》等4本有关提升社会科学研究能力方面的书籍,并且分享了一些在选购书籍方面的建议。
郭萍萍老师向同学们分享了中国当代作家余华创作长篇小说《活着》,细致入微地讲述了书中所表达的生命的坚韧和人性的光辉,勉励同学们“要正确认识生活中的挫折,树立正确的人生观,以积极阳光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”。
在同学们的读书分享环节中,11位同学先后上台发言,分享了对《毛泽东选集》《平凡的世界》《第七天》《鲜血梅花》等经典著作的阅读感受,体现出同学们爱好阅读的良好习惯。其中21级工商管理1班的董陈同学向大家分享的《法官情缘》引起同学们的共鸣,该书是广西法院第一部长篇报告文学,记录了黄登林法官的先进事迹,立体展现出黄登林法官的生活经历、成长故事,他坚定的信念、执法为民、敢于担当、清正廉洁的崇高品质,让人触动。
通过本次读书分享会,拓宽了视野,丰富了知识,有助于激发同学们的阅读兴趣,培养热爱读书的良好习惯,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积极意义。今后青年马克思主义协会还会举办更多有益有趣的读书分享活动,号召同学们一起读书,一起分享感受,让书香伴随同学成长。(马克思主义学院供稿 文、图/耿悦 )

耿悦老师向同学们推荐《薛兆丰经济学讲义》

郭萍萍老师向同学们分享当代作家余华创作长篇小说《活着》




学生代表上台分享读书心得

读书分享会现场